推進精準扶貧,加大幫扶力度,是緩解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是人民和政府全面實現小康和現代化建設的一場攻堅戰。
這是國之大局,營銷人應當順勢而為,通過自己的特長幫助精準扶貧。其實中國的營銷早已進入縣域營銷,營銷的重點已經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五線鄉鎮地區轉移。
所以在這里牛云老師跟大家分享三點精準扶貧的營銷之道,營銷人學了之后可以給地區有關的部門、有關的企業家、以及有關的農戶去借鑒和參考。
◎ 牛云說營銷 《精準扶貧的營銷之道》
正文
牛云老師認為鄉村貧困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對稱,所以精準扶貧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利用技術系統和營銷系統來搭建一個對稱的銷售通道,進而讓這些農村產品能夠流入更大的市場。
所以精準扶貧要引進技術,扶持技術,打開銷路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修路建房給補貼只是解決眼面前的問題,治標不治本。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技術才是改變農村的金鑰匙。此次課,牛云老師給大家分享一個精準扶貧的營銷之道,總共有如下三點:

一、智慧村牌
在每一個農村村口樹立一個二維碼智慧村牌,規格相當于一個1米*1米左右的廣告牌,除了簡單的鄉村行政介紹之外,最重要的是放置一個二維碼。
這個二維碼大有可為,掃碼之后就成了多媒體展示平臺。通過它,我們可以了解村子的全貌、貧困戶基本信息、土特產信息,甚至還可以發布一些鄉村政務信息和國家政策科普。
智慧村牌是連接村民和消費者的紐帶,也是村鎮與外界溝通的一個渠道。一些創業、創富、投資、優惠信息亦可在其中發布,對于一些好的產品,可在其中建立商品頁銷售。

而且這個碼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展示,只要村里人保存了這個二維碼,無論小伙子去了哪里工作,只要打開手機掃碼就可以對村子了如指掌,拉近村與村民之間的距離。
二、智慧型包裝物
過去的農產品包裝只在外觀好看和便于攜帶這兩方面下功夫,而智慧型包裝物則把包裝裂變渠道,讓包裝物開口說話,讓包裝物變成移動的專賣店和業務員,正所謂包裝即營銷。

它的表現形式是二維碼或者AI名片,通過掃碼,消費者可以了解到產品的溯源,是來自大山深處,是土生土長,還是純手工制作,以及產品背后有什么故事,比如蜀稻、延安小米。
三、地方政府的廣告渠道資源
精準扶貧是當下地區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我們的營銷方案可以幫助政府精準扶貧,那么政府是很樂意跟我們合作的,就會跟你分享很多政府資源,比如轄區內的招商欄和公共信息欄。
如果你是一個企業家,你可以把自己的村牌方案、智慧型包裝物給到政府,然后利用這些渠道資源去落實精準扶貧。

牛云老師可以為你提供這個二維碼的完整營銷解決方案,也算是牛云老師對中國精準扶貧做出的貢獻,是響應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對互聯網+農村建設的號召。
總結:
只要農民把經濟作物、產品做好,通過智慧村牌、包裝物,和政府的公共廣告渠道資源推廣,銷售和市場的問題我們就幫他解決了。這三點結合到一起,環環相扣,相信中國的精準扶貧,中國的智慧農村建設一定能有全新的突破。